Issue 21 May 1997
目 次 Contents
Issue 21 May 1997
圖資與檔案學刊
目 次 Contents │ Issue 21 May 1997
- 中國大陸圖書館學資訊科學教育變革的思考 / The Thought about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 檔案館的功能與角色 / The Functions and the Role of the Archives
- 談地區代碼系統與工商資訊檢索 / Geographic Coding Systems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Search
- 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專業教育之探討 /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網路資訊內涵發展與圖書館 / Cont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brary
- 美國亞歷山大數位圖書館計劃 / The Alexandria Digital Library of America
- 專訪:走過的必然留下:專訪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濟群博士 / Spotlight on Library People
- 圖書與資訊學刊分類與作者索引–創刊號至第二十期
美國亞歷山大數位圖書館計劃 / The Alexandria Digital Library of America
黃麗虹 / Li-hung Huang 本文主要目的是介紹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支持的六個數位圖書館之一,亞歷山大計劃,就相關文獻及筆者參與其網路雛型系統測試之經驗,分別介紹該計劃緣起、計劃內容、計劃成果、網路雛型系統架構、使用者介面、硬體設備及結論等。
網路資訊內涵發展與圖書館 / Cont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brary
蔣嘉寧 / Chia-ning Chiang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NII產業發展協進會於八十六年初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討論台灣NII架構下資訊內涵(Content)的發展與方向,在會議上各方意見很多。本文從圖書館與網路資訊內涵發展的關係思考,就Content產業世界發展之現況與趨勢、Content在NII架構下之定位與重要性、建立電子圖書館、Content資源整理與建立導航、培養電子圖書館員等方向探討,積極參與為當務之急。
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專業教育之探討 /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王梅玲 / Mei-ling Wang 英美兩國不僅在世界圖書館事業居領導地位,其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的建樹也常為各國所效法。圖書館與資訊服務的專業本質已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專業教育不同於一般教育,有其專門的目標、特質與理論。本文旨在探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專業教育的本質與理論,尤其著重於英美兩國在此方面的發展,內文涵蓋專業的本質、專業教育的內涵、以及探研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專業教育的重要理論。
談地區代碼系統與工商資訊檢索 / Geographic Coding Systems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Search
張淳淳 / Chwen-chwen Chang 本文首先介紹由國際組織和政府機構編布的地區代碼系統,包括國家代碼、行政區域代碼、統計地區標準分類等;進而探討由資料庫服務業者發展的地區代碼系統,及其在工商資訊檢索之應用。
檔案館的功能與角色 / The Functions and the Role of the Archives
水野保、黃紹桓譯 / Tamotsu Mizuno & tr. By Shaw-herng Huang 至今為止,人類運用許多方式,留下活動紀錄,同時亦致力於如何保存。法國大革命末期,法國公文書管理制度大幅改革,自此之後,一向不公開的國家檔案,開始公諸世人,成為現代檔案館制度的重要內容。為此,檔案館應具備的功能,便包括收集、整理、編目、保存、修復及使用。行政機關所製作的公文書,並非此行政機關之私產,而為全體國民所共有。檔案館將過去行政內容等資料公開,對民主制度之實行而言,誠具不可或缺之重要性。
中國大陸圖書館學資訊科學教育變革的思考 / The Thought about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譚祥金 / Xiang-jin Tan 中國大陸圖書館學、資訊學教育已經形成多類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面對二十一世紀,面臨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師隊伍、教學手段、經費投入等方面,只有進行變革,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主要內容是促進學科融合、確定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建設教師隊伍、加強教學實踐等。